如果说人类的生活总是在自身所创造的文化光芒照耀下前进,那么每个生活中的人就必须要知道光芒来自何方:那就是永不凋谢、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论语》的经典地位穿越三千年的历史风烟而终未磨灭,甚至愈加清晰、稳固,今天它仍然是高扬在中华文化星空之下的一面大纛。对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当下而言,如何阅读《论语》理应是这个时代需要回答的问题。
《论语》如它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一样,表面波澜不惊、平易温和,然而深入钻研就会发现,内蕴地负海涵、深邃博大;《论语》的呈现方式也如此,看上去东鳞西爪、散乱随意,其实却也一以贯之、潜脉暗通。相对来说,内蕴的问题还好解决,因为毕竟几千年来《论语》注疏之作汗牛充栋,从具体的字词到章节的意旨都有丰富的成果,只要肯下功夫,总会有路可达;但是呈现方式造成的困难却给当代读者提出了很大挑战——因为《论语》是“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大部分是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也有其弟子之间的对话,由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记录下来。由成书的方式可知,其“辑而论纂”或许只是依各家记载大体组织,其间并无一个可以顺藤摸瓜的逻辑结构,这对于记忆和理解都非常不利。大多数人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向古人求索、与生活印证、于内心涵咏,所以我们应该一个框架,把《论语》的“碎金”重新熔铸成一个较易把握的整体,让所有对《论语》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找到打开《论语》之门的钥匙。
这个问题不只是我希望在教学时为学生解答的疑惑,实际上也是我自己的疑惑。我曾经花了很久背诵《论语》,背完过不了多久就开始遗忘和混淆。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四百八十余章内容互相之间没有严密的关系,学习者容易顾此失彼。这种顾此失彼其实还只是浅层原因,更重要的是,《论语》的许多表述只是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或地点作出的,只是针对特定的弟子或事件,并不能据此推衍——若仅据此切入,便会失于偏颇。更妥当的方式是把《论语》的大量相关论述视为一体,互相补充、限制、修正、润色,这样才可以在更宏大、更深刻的层次理解《论语》。
2010年我曾出版过一本叫《论语全解》的小书,第一次尝试把自己阅读《论语》的体会整理出来;后来,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化史》等课程上,逐渐落实对于《论语》框架的思考;如今,我把讲座的录音稿交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读懂〈论语〉的六堂课》为名出版,希望能为《论语》的学习贡献一点力量。
古人有以人或物比喻抽象理论体系的传统,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颜之推《颜氏家训》中说“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这是以人体作为逻辑体系的喻体;再如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这是以树作为喻体。这一传统很好地将不易理解的抽象体系用人或物本身的体系来统一,从而为抽象体系建构易于掌握与理解的逻辑层次。借鉴这一思路,我把《论语》的理论框架比作一棵树,从而把《论语》一书中四百八十余章零散的内容条分缕析地归纳在不同的逻辑框架之下,在每一个大的框架之下再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分列小的层次。
我们先要理顺《论语》本身的体系,再比附到喻体之上。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仁德,《论语》的根基也是仁德,以仁德为核心又会延伸出几个重要命题:一是德如何修来,二是德如何维护、体现,三是德如何完成,四是德的效果。最后的效果部分又分为两个层面,即在“向内的家庭”与“向外的社会”两个维度上的表现。
具体来说,《论语》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就是仁德,我们依次列出何者为仁、仁者如何、不仁者如何、仁德的意义、仁德的辨析、仁德如何培养几个专题。仁德修养的路径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论语》这棵树的“干”,答案就是学习,只有经由“学习”这个主干才能去连接“仁德”与其他内容。关于学习的核心观点恰在《论语·学而》的第一章,从而细分出学习的三重境界,再辅以孔子标举的学习最终境界,以及学习隐含的另一重逻辑——教育。
通过学习培养了仁德,儒者在对外与对内两个层面就有所表现:在社会层面的表现是政治,可以将其比为《论语》之“枝”,因为枝是一棵树最庞杂的部分,而政治同样是人的社会属性得以彰显的部分,这一部分从治国、治民、治人三部分论列;在家庭层面的表现就是孝悌,可以将其比作《论语》之“叶”,叶是供养树木养分的重要来源,孝悌也是仁德的营养之源,分别从如何孝、敬与顺、孝之辨析、出与入、丧礼等层面切入。
仁德由礼乐来维护并体现,礼乐可以比作树木的“花”,花是一棵树最美的部分,而人的仁德是抽象而无从体现的,礼乐则可以将美具象化。仁德的最终成品是君子,可以将君子比作树木的“实”,儒家的理想就是养成一个完美的君子形象,所以最后所结的果实就是君子,分别从君子如何、君子与小人、君子的境界、君子的名与实、君子的具体表现等方面来论列。君子之德又会迁移、扩散,就像果实会重新生长出一棵新的参天大树一样,使整个体系循环往复、始终不辍。大树既定,《论语》中四百八十余章的“碎金屑玉”便可分门别类、各有所归了。
当然,《论语》是一个非常庞杂的思想体系,面对这个体系,稍微换一个角度就能重新梳理出不同的框架。以“树”为框架是因为觉得这样比较好把握《论语》的思想,其实每一个读者都能够最终靠自己的阅读梳理出其他框架,通过个人的框架体会《论语》更丰富的内涵。每一个框架都不是为了设立而设立,而是为了更好把握孔子的思想,具体到对孔子每一个表述的解读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个人的阅读去理解,阅读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智慧,进而用自己切身的经验去“折射”。
所有可以自圆其说且有意义的新解释,对于孔子和《论语》都是一种贡献,每一个读者通过个人的阅读都可构建出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个孔子,这个孔子未必与专家讲的一样,但对每一个阅读孔子的读者来说,却是属于自身个人的孔子。